对中国古家具的审视,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复读
红木文化|赵夫瀛2020-05-11
阅读:517190
按:此文是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先生在“中国传统家具审美与古家具修复高级进阶班” 开班式上的讲话,本网略有删节。
古家具,一个“古”字,把它拉开了与“现代”的距离。顾名思义,古,代表着年份,代表着久远,代表着历史,也代表着它经历了时光与岁月的磨砺,在它沧桑的形象背后,是自然与宇宙留给它的厚重的印记与满满的回味。
中华木工委学术委员会主任胡德生先生在有关家具祥瑞文化的论述中说,“老”是“瑞”。也就是说,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是把老物件视为瑞物的,它隐含着吉祥与美好的寓意。人们对老物的尊崇,也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现存的一切生物,都是一代一代繁衍下来的,包括我们人类。所有的“新”,都是在“老”的基础上的演进,是时光更迭的结果。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最丰富的物质载体,所以,对中国古家具的审视,就是对中华文化的复读。
记得《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说是有一尊佛像缺了一根手指,文物修复者的任务是补上这根缺失的手指。如果随意地做一个手指接上去那是很容易的事,但这根手指应该是一种什么姿态,又为什么要这个样子,它又代表着什么含义,等等,弄清楚这个问题,却又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了。于是,文物修复专家们开始到处搜集资料,研究历史,寻找佐证,在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定位,而后进入施工。古家具修复也是一样的道理。可见,古家具修复不是简简单单的手艺活,而是历史考证,是一件很严肃、很郑重、很文化的事。它依托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学识与格局。
昨天我们参观了水落坡的几家市场,看到了许多很有特色的民俗老家具。记得中华木工委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徳祥先生多次提到,当代的家具设计师,尤其是红木家具设计师,一定要多多研究老家具,从老家具中汲取丰富的文化营养和激发创作灵感,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如今走了看了,对这些话也才有了更深刻的现实体会。
俗话说,见多识广。当我们谦恭地把目光投射到那些古物老物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与时光对话,是在对一个文化历程和一种文化作品的探究,进而从中发现那些我们尚未能发现的科学、技术与美。这种探究实际上也是一个审美判断过程,是让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去寻找、发现它内含的灿烂与文明,然后加以总结和提纯,进而丰富自己的认知。而对古家具修复的研究,近似于医学上的人体解剖与疗伤,会大大有助于我们提升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审美与鉴赏水平。
军寨的乡亲们对我说,以前他们只是收家具卖家具,做的是古家具生意。现在他们要进入到中国家具文化中去,这样才能适应当今与未来。这也正是他们今天组团参学的初衷,我们应该为他们的这种认识点个赞。
也许是深有同感吧,我们这个班的学友,不仅有古家具和红木家具领域的业内人士,还有从事家装与人居环境的设计师以及大学里的博士老师等。像北京的刘晓熙女士是从事民宿和红酒文化的,上海的蔡琼雯女士是从事数字化管理的,她们来这里不是要学习古家具修复技能,而是为体验中国文化而来,满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痴迷与热爱。
水从坡落,积溪而为海。今天我们来到水落坡,也是来到了一个中国民俗木作文化的大海。当地政府和企业为传承发展中华民俗木作文化,推动民俗木作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同时,阳信县领导及水落坡镇人民政府和企业同行也为我们本次学习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此我代表中华木工委及全体学友,向阳信县领导及水落坡镇政府领导和水落坡的企业家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讲话日期为2019年11月29日——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