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兴国:给红木家具更多阳光
在采访东阳兴国红木之前,一直以为这家知名企业的掌舵者是一个资深从业者。岂料,及至见面后,才发现竟然是一个面相俊朗,一脸阳光的年轻人。他,就是东阳市兴国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兴国。三十岁的年龄,领导着一个地区级的知名企业,一年大几千万的产值,百余号工人,这的确让人意外。
东阳市兴国红木家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至今已将近10年。10年光阴,不算长,也不算短,是一个代际。也因此,杜兴国给人的感觉,往往会和“红二代”联系到一起去。真实的情况是,杜兴国,对于兴国红木来说,则是第一代。言外之意,作为兴国红木的管理者,杜兴国从该企业诞生时起自始至终管理着这家企业,陪伴着这家企业走过了10年。
说起来,杜兴国从事红木家具生产,还有个小故事。用杜兴国自己的话说,完全是赶着鸭子上架,被迫的意味非常强烈。为何如此说?杜兴国娓娓道来。他说2008年以前,他家里是从事红木原材料贸易的,在当时,许多红木企业都来他家拿料,从交趾黄檀、大果紫檀、小叶紫檀,几乎涵盖了所有材种,货场往往都被塞得满满腾腾的,每天来他家拿料的人特别多。那时候,红木产业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东阳一下子诞生了许多家生产厂。及至2008年,红木家具市场遇冷,来拿料的企业少了,货场里到处都是。这些材料占用了家里很大一部分资金。为了让资金快速流动起来,家里遂做了决定,办一家生产厂,自己来消化这些积压的红木原材料。那个时候,在地位上可以比肩小叶紫檀的交趾黄檀,不过几万元一吨。
杜兴国不过才20多岁就被推上了兴国红木企业管理者的位置。在当时,他对红木家具没什么兴趣对红木家具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了解的也不深入。完全是从一个外行,一步一步摸索过来。好在杜兴国年轻,接受能力快,学习能力出色。他从基础入手,从榫卯结构入手,再选料、烘干、刮磨、雕花等工序,跟着厂里的老师傅,亦步亦趋,踏实求教。
杜兴国觉得,若想管理好一家企业,首先要从外行变成内行。这是工艺上对管理者的基本要求。十余年来,杜兴国在工艺上孜孜以求,从不坠志。从结构到古典家具的文化内涵,一点一滴的积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传统家具中的具体细节,几乎被他全面掌握了。甚至,他还对红木家具的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他还对质量管理颇有心得,他认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对人的管理。特别是红木企业,基础工作多,技术工种也多,调动职工们的积极性,关键就在于使得职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杜兴国在这方面没少做工作。
其次,他严把质量关,对于产品质量,他抓的非常紧,对于每个部件的细节,还制定了了相关的标准。榫卯的大小和比例,选材的标准。在他的工厂里,一堆一堆等着烘干的材料,整齐地码放在仓库。每一层之间的距离,每个垫木的的分布,都非常有讲究。因为烘干房里面的温度有一个循环的过程,垫木码放不好,会直接影响干燥效果。
他是年轻人,他觉得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想法。近几年,红木家具市场进入低迷期,这就要求杜兴国要在产品上进行调整。杜兴国选择了新中式,消费群体选择了众多80后,他认为他最有资格去为80后去设计和生产家具。因为他就在这个年龄段,他对这个群体的审美需求,家居环境的美学要素有着比一般人更加深刻的理解。而对于新中式家具的器型,结构,软配饰等,其眼光也是独具一格。同时,他还把许多年轻人请到厂里来,充分征求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这样一来,他就给自己形成了众多外脑,将他们变成了一个隐形的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