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作非遗技艺“种桂友门”启门大典在京隆重举行

公告专区|肖工2025-08-12
关键字中华木工委
阅读:24578
 


微信图片_2025-08-12_164839_213


2025年7月6日下午,中华传统木作非遗技艺薪传计划的重要里程碑——“种桂友门启门大典”于北京京天明天酒店肖村店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华木工委主办,以“尊师重道、技艺传承”为核心,通过传统拜师仪式与现代非遗保护理念的融合,标志着京作硬木家具技艺体系化传承迈入新阶段。


微信图片_2025-08-12_164849_960


传统礼仪与现代传承的完美交融


大典在中华木工委主任赵夫瀛对“薪传计划”的介绍中拉开帷幕。该计划以“门”为传承单元,构建“掌门引领、终身培养”的生态体系,旨在将个体技艺升格为行业公共资源,为非遗保护提供创新范式。随后,中华木工委秘书长韦兰香隆重介绍掌门人种桂友先生——一位深耕京作技艺数十年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其弟子邵桂岭作为大弟子陪同恩师登台,彰显师徒代际接力。


微信图片_2025-08-12_164852_309


拜师环节将典礼推向高潮。在见证人张德祥(中华木工委专家组长)与赵夫瀛的主持下,众弟子依次向种桂友行传统拜师礼:躬身敬拜、诵读拜师辞,誓言“恪守门规,勤学苦练,守护技艺精髓”。种桂友则回赠本人撰写的书籍并颁发“入门证”,象征技艺传承的正式开启。弟子代表宋文明在致辞中动情表示:“拜师如点亮心灯,我们愿以青春为笔,在守正创新中让木作之树根深叶茂。”这一场景生动诠释了“师徒伦理”与“开放传承”并重的计划理念。


微信图片_2025-08-12_164854_627


制度化设计保障非遗活态流芳


大典同步公布了种桂友门的传承机制:学员需通过“每年小考、三年大考”的严格考核,合格者将获颁“出师证”,其作品可标注“种桂友门传习作品”并有机会入选“中华木作非遗珍品库”。国家非遗保护专家评价此类设计“将短期培训延伸为终身培养”,该计划拟纳入“十四五”非遗保护创新试点,未来五年将实现全门类覆盖。


微信图片_2025-08-12_164856_765


典礼尾声,见证人张德祥强调:“非遗传承需以制度为基、以匠心为魂。”种桂友掌门则寄语弟子:“技艺传承贵在持之以恒,更贵在融入时代脉搏。”在场嘉宾共同见证传习弟子与掌门合影,定格这一承载千年匠心的历史瞬间。


微信图片_2025-08-12_164859_001


此次启门大典不仅是京作技艺传承的起点,更为全国非遗领域提供了“体系化传承”的样本。正如中华木工委所言,通过“掌门灯塔”与“制度护航”的双重保障,千年木作技艺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分享:

木作视界
木作七千年
木作中华手机台